中华文明或许能为生态文明建设带来启示
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长 杜维明教授
杜维明认为,登封这个地方非常特殊,体现了学习的文明、容忍的文明、开放的文明,由此吸引大批的人来登峰、少林寺参观,如果真正把登封当作文化家园,前途是很广阔的。经过3到5年的努力,相信嵩山论坛会成为体现中国文化的论坛。
杜维明认为,市场经济渗透到每个领域,经济突飞猛进发展。但我们在发展的前提下,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全世界各个国家面临的一大难题。
在他看来,从中原发祥的中华文明或许能为解决该问题提供启示。他说,在华夏文明里,“天人合一”的理念古已有之,这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化的一大贡献。我们不能把自然当作身外物,而要懂得自然与人类需要互相尊重、互相理解,这样才能消除人类过盛的物质需求、消费欲望。这对如何解决好生态文明建设大有裨益。
不同的古老文明里,都有着相同的生态意识
孙培新说,论坛创设之初,主办方希望通过论坛使中国传统文化与世界不同的文明进行对话式的平等交流,从而真正创新中国的新文化。“国务院关于中原经济区建设意见指出,要建立中华历史文明的传承创新区,此次论坛将有助于中华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的建立。”孙培新说,去年第一届论坛的主题是“从轴心文明到世界文明”,今年第二届主题是“人文精神与生态意识”, 以后还会有新的主题推出。尽管看起来主题好像不同,但事实上都是围绕中华传统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展开,相信论坛能起到这个作用。
孙培新说,从嘉宾演讲中可以看出,各个国家、民族的古老文明里面都有生态意识。这些不同的古老文明里面是否还有其他智慧,这些智慧对当前人类面对的危机是否有解决之道?我们在交流中发现,这些古老文明里都有一些智慧可以解决当代人面对的种种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