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3日,时任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同志,在刘庄参观史来贺事迹展览馆,听取史来贺事迹讲解。 新华社供稿
史来贺同志生前在麦田里。 刘庄供稿
刘庄鸟瞰 刘庄供稿
中秋已过,国庆将至。牧野大地,生机盎然。新乡县七里营镇刘庄村,绿草如茵,鸟语花香。人来车往,一派祥和。
村两委会办公楼东侧,有一座新颖的三层建筑,紧靠着高高的六层观光平台。乳白色和淡黄色的外墙瓷砖,与蓝宝石般玻璃相间。朱红色铜钉门,极富民族风格。大门正上方,高悬着13个大字:刘庄展览馆史来贺同志纪念馆。
哦,就是这儿了。
刘庄原来有个村史展览室,面积不大,两间左右。2003年4月23日,村党委书记史来贺不幸病逝。村民们纷纷要求:希望能有个地方,能经常瞻仰老书记的音容笑貌。为此,村里建过一个临时纪念馆。后来,这个馆开建,3年前正式落成。
多年来,刘庄接待了大批国内外客人。先后有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政要、专家、学者和全国各个省(市、自治区)近千万人次,到刘庄参观考察。人数最多时,一天要接待38批次。刘庄展览馆史来贺同志纪念馆开馆3年来,累计已接待30多万人次。
占地19亩,建筑面积4000多平方米。上下三层,布展照片300多幅,各类展品100余件……这里是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静穆课堂,这里是闪耀着史来贺精神的瑰宝富矿。
进去看看吧。看一回,多一层深刻感受。昨天上午,记者再一次来到这里。门前小广场,水系景观,流水潺潺,群鱼游动。有红色的观赏鱼,也有半米左右的鲤鱼、青鱼……
纪念馆,像一部书。读懂了纪念馆,也就读懂了364户的刘庄,读懂了史来贺。
史来贺,更像一部厚重的大书。读懂了史来贺,也就领会了党的群众路线的真谛。
一、“跟党走,挖掉穷根,让百姓过上好日子。”
步入纪念馆,内层的玻璃门由微波感应控制。如果有人进来,即刻自动打开。这时,您就会看到:一尊设计大气、制作精良的史来贺汉白玉雕塑坐像,神态自若,栩栩如生。安放在一楼大厅中央。3年来,每到清明时节和史来贺去世纪念日,刘庄村民和周边村民,都会自发前来。列队敬献花篮,深深鞠躬行礼,表达缅怀之情。
二楼展厅的壁挂电视屏里,播放着专题片,史来贺那略带沙哑的嗓声隐隐传来:“我这几十年来,只干了两件事。第一件事,让刘庄人跟共产党走。第二件事,让刘庄人富起来。”
纪念馆里的幅幅照片、件件展品,背后都有故事。照片和展品以外,感人的故事更多。
史来贺为什么要发誓,让群众跟党走,富起来 这与他早年的经历息息相关。
1930年7月25日,史来贺出生在刘庄一个佃农的家庭。4岁那年,因患重病,以致终生声音沙哑。9岁时,他在本乡读了一年半私塾,后因家境贫困辍学。此后,他放过牛,放过羊,当过小长工。
1942年,河南遭受大灾荒。当时史来贺才12岁。二叔、堂妹和叔哥,都先后死于饥饿。一个刘庄,死了60人。他小小年纪,连饿带病,昏睡40多天。居然大难未死,硬是活了下来!
1948年,中共新乡城工委派人进驻刘庄,发动群众,建立政权。18岁的史来贺,响应党的号召,串联年轻伙伴,成立民兵自卫队。随后,刘庄民兵队正式成立,史来贺任队长。不久,他又担任周围8村的民兵联防队长。他积极率领民兵,投身解放战争,被授予“全国民兵英雄”等光荣称号。
1949年5月7日,新乡和平解放。8月6日,史来贺光荣入党。他当年入党的誓词是:“为了穷人有饭吃,有衣穿,有房子住,让他们过上好日子,我自愿加入中国共产党。不怕死,不怕吃苦,不怕吃亏,跟党走,一辈子不变心,死不回头!”
“方圆十里乡,最穷数刘庄。住的是草房,糠菜半年粮。”政治上翻了身的农民,经济上也亟待摆脱穷困。为了帮助致富能力差的村民,1950年秋,史来贺成立临时互助组。1951年4月,史来贺又积极牵头,成立了有6户人家参加的常年互助组。
当年初夏,地里的粮棉,被突然袭来的冰雹打得稀烂。21岁的史来贺,带领全组人马,大搞生产自救。赶种夏秋作物,补种棉花,加强管理。当年,与单干户相比,互助组粮食亩产增产30公斤,皮棉增产6公斤。1952年12月,史来贺当选为刘庄党支部书记。他第一次在会上讲话就说:“我当村支书,要让刘庄人都过上好生活。有吃有喝有衣穿,还有房子住!”
这个带头人,他一当就当了51个春秋。
史来贺曾经拿自己的姓,开过一回玩笑。他说:“我这个‘史’啊,是‘吏’字少一横——不当官儿。”是的。他当上全村带头人后,从来没想过要当什么“官儿”,自己沾什么光。他的一生中,总是想着8个字;吃苦在先,享受在后。1953年春,史来贺带头建立刘庄第一个初级社。当年,亩产粮食150公斤,皮棉28公斤。远远超过社外农户的亩产。一个劳力干一个月,能挣到20多元,相当于区、乡一般脱产干部的工资了。
1956年,史来贺组织全村农民,建立了高级社。当年,刘庄粮食亩产达到177公斤,劳动日值0.70元,牲畜由100头发展到180头。公共积累4万元,固定资产达到14万元。史来贺上任3年,刘庄就摘掉了穷帽子。
为让乡亲过上更好的日子,史来贺又带领群众,打响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攻坚战。男女老少齐上阵,车推、肩挑、人抬,起岗填沟,拉沙压碱。
经过多年奋斗,投工40多万个,动土200多万立方米。把700多块高低不平的土地,改造成4块大方田。如果一方方接连摆起来,可以从北京排到广州。同时,史来贺和大家兴修水利,修桥建闸;打井架电,硬化渠道,使土地旱能浇,涝能排,旱涝保丰收。
纪念馆展厅内,有一幅油画。画面上,头系白羊毛手巾的青年党支书史来贺,现场动员离乡农民:生产自救,建设家园。
原来,1956年夏,刘庄连下40多天雨,遭遇了多年罕见的涝灾。刚进场的小麦发霉生芽了,秋作物种不上。群众心里着急,有人想到外边谋生。这时,史来贺赶到村外路边对大家说:
“现在是新社会,有共产党领导。请大家放心:只要有党支部在,有我史来贺在,决不让一个人挨饿!”
他带领群众改水排涝,抢救庄稼,补种蔬菜。同时搞副业生产,建豆腐坊、粉坊,磨豆腐,下粉条。织布卖布、烧砖瓦、搞运输、到黄河滩里割草,换成钱安排群众生活。半年时间,给群众分了4次红。当年春节,刘庄家家户户,都吃上了白馍和饺子。
二楼展厅,有一处蜡像场景。史来贺和村干部李安仁、刘树业蹲在碧绿的棉田里,观察棉花长势,商量解决问题。神情专注,形态逼真。
1957年,刘庄成立科研小组,史来贺亲任组长,与科研小组人员一道,认真学习,刻苦钻研。小田搞试验,大田搞推广。当年,刘庄皮棉亩产达到53.5公斤,成为全省、全国的先进单位。在全国棉花会议上,周恩来总理勉励史来贺:“千亩棉花亩产皮棉百斤以上,你们带了个头儿。希望你们高产再高产,彻底改变贫困面貌,给全国树立榜样。”
史来贺牢记周总理的嘱托,带领刘庄人继续创高产。1958年以后,刘庄一带的棉田,发生大面积毁灭性的棉花黄枯萎病。为夺棉花高产,史来贺在棉田一住就是8年,和大家培育“刘庄1号”、“刘庄2号”和“刘庄3号”新品种,年年获得丰收,荣获全省科技进步奖。并先后在河南、河北、山东、山西、安徽、浙江6省推广,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
在史来贺带领下,从1964年冬到1968年,刘庄共打机井7眼,架设高低压线路5500米,兴修桥梁涵闸7座,改明渠为暗渠37条,总长13000米,铺设地下管道1000米,实现井渠双保险,旱涝保丰收。与此同时,大搞养猪积肥,广开肥源。翻新扩建集体养猪场,家家有圈,户户养猪。粗肥变为优质肥料,既减少了肥料投资,降低了生产成本,又改良了土壤,为粮棉稳产、高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64年,史来贺带领刘庄群众自力更生,发展畜牧业,他用90元钱从新乡买回3头小奶牛,后来又从新疆买回27匹母马,从沁阳买回7头驴,经过精心饲养,自繁自养,牲畜头数迅速增加。刘庄畜牧业大发展,发展成为相当规模的畜牧场,成为全村发展商品经济的突破口。
1966年,“文革”动乱开始。史来贺清醒地意识到,坚决不能乱。如果乱了,将是一场灾难。于是,他立即召开群众大会,宣布村里的规定:“谁不搞生产出外串连,不记工分,不发盘缠。张贴‘大字报’,集体不出一分钱。”针对动乱情况,刘庄党支部加强正面教育,使正气压倒了邪气,本村的不安定因素得到了化解。在社会上最乱的时候,刘庄的领导班子没有瘫痪,人心没有乱,一直在安定团结搞生产。1978年,刘庄村总收入达到126万元,人均集体分配298元。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史来贺与刘庄党支部,从本村实际出发搞改革。他们保留了集体经济的优势,革除了农业劳动中的“大呼隆”和分配上的“大锅饭”,同时吸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经验,成立了刘庄农工商总公司,下分农业、园林、畜牧、工副、商业、农机、建筑7个专业、36个生产经营承包单位,实行“综合经营、专业生产、分级管理、奖罚联产”的集体专业联产承包责任制。这种责任制形式,适合刘庄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充分发挥了集体经济的优越性,调动了个人的积极性,有力地促进了刘庄经济的发展。1980年,刘庄总收入每人平均达到1102.44美元(按当时美元价值计算),达到了小康水平。社员分配每人平均470元,比1978年增加172元。刘庄群众对共同富裕更加充满信心。
记者手记:
1987年11月5日,身为本报记者,我们第一次面对面采访史来贺。当天,他参加党的十三大自京归来。
刘庄有规矩:赴京开会,不搞“热烈欢送”。开完会回来,不搞“夹道欢迎”。但是,听说他从北京开会回来了,干部和群众,还是挤满了办公室。
当时,在全省出席党的十三大的60多名代表中,史来贺是唯一的一位农业战线劳模。
在刘庄简陋的办公室里,身着灰色制服、脚蹬尖口黑布鞋的他,问了村上近日的情况后,他在地上来回走着,说话时有力地挥动着右臂。他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提出,使我们能更大胆地发展生产力、狠抓商品经济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开放了,才能互通信息,互通有无。刘庄也要开放,企业要勇敢面对国内外竞争。”
第二天,通讯《刘庄的喜悦》在本报一版刊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