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气象爱好者:浙江余姚降雨量相当于68个西湖水量

2013-10-09 10:28:46 来源: 新闻晨报
字号  

8日,宁波市道路积水严重,市民出行不便。 /新华社

    原标题:余姚城区七成被淹,断水断电断粮

    晨报记者 杨育才 晨报特派 记者 张岂凡 杭州报道

    今年第23号强台风“菲特”7日凌晨登陆福建省福鼎市沙埕镇,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正面登陆我国大陆的最强“秋台风”。从7日晚至8日早上,暴雨肆虐,预警信号连升三级,上海市内多处道路积水,多条地道、高速匝道因此封闭。

    上海“看海”了,“菲特”还给其他城市带来严重危害。在浙江杭州,暴雨使得西湖水位上涨漫过长桥,除了露在水面的拱桥,其它部分基本看不到了,而在网友拍摄的照片里可看到,西湖里的金鱼也游上了街头;在宁波余姚市,“菲特”带来的雨水相当于68个西湖水总量,整个城市已经被大水包围,所有道路无一幸免。有当地网友告急:余姚主城区的水几乎淹没了一楼,根本没法出行,而更让人担忧的是,超市和菜场都没开业,居民家中的食物告急。

    暴雨肆虐的同时,各地也纷纷采取有效措施抗洪防涝。福建作为“菲特”登陆地,却能做到无一人伤亡;杭州为了排出道路积水,动用了西溪湿地和西湖的蓄洪功能。

    余姚

    68个西湖水量兜头泼下

    记者昨天下午从浙江省防汛抗旱指挥部获悉,浙江省内涝最严重的是宁波余姚市,由于姚江江堤部分堤段出现漫堤,整个余姚城区有70%以上地区被淹,交通基本瘫痪。

    据余姚市防汛抗旱指挥部昨天上午发布的信息,受台风“菲特”影响,从6日至8日上午4时,余姚过程雨量478毫米,最大降雨量达到714毫米。24小时降雨量和姚江水位均为60多年以来的最高纪录。有气象爱好者据此测算,余姚的总降水量高达7.5亿吨,相当于68个西湖兜头泼下。

    浙江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值班主任宣伟丽介绍,余姚的变电所、水厂、通讯等设备因为进水,导致供电、供水、通讯中断。据浙江在线网友“南雷一秀”介绍,余姚主城区的水几乎淹没了一楼,根本没法出行。更担忧的是,超市和菜场都没开业,家里的食品告急。昨天下午,抢险人员用大卡车送来了饮用水和方便面,暂时缓解了居民的燃眉之急。

    宣伟丽表示,如果老天给力,不再降雨,粗略估计,到9日晚上或者10日白天,余姚的内涝情况会有所改善。

    杭州

    船成了最有效交通工具

    据杭州市防汛办发布的数据,6日4时到昨日上午7时,全杭州的平均降雨量达到164毫米,主城区最大的降雨量达到318毫米。

    降雨导致西湖水位不断上涨外流,昨天的西湖,淹没在烟雨中,湖面上没了热闹的船只,远处的建筑、群山隐约可见,西湖集贤亭像是悬空建在湖面之上,建在湖面上的九曲回廊也都已经被水淹没了,游步道变成了“游不到”。

    西湖的湖水甚至还一度漫过堤岸。记者了解到,湖水倒灌情况在昨日凌晨最为严重,湖水甚至冲到了近百米外的环城西路上。一位环卫工人告诉记者,昨天清晨5点上班时,整个路口都有积水,最深的地方超过了膝盖,湖里的鱼也游到了路上。

    除了西湖景区遭殃外,强降水也给杭州一些老城区带来水患。位于西溪湿地附近的留下老城区此前几年每逢暴雨都会积水,这次“菲特”来袭,留下也未能幸免,路面积水最深时一度达到了2米。留下街道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7日整个地区最重要、有效的交通工具只有船,农家的一些龙舟也都被用来转移居民。

    这些措施值得借鉴

    专人看守无盖窨井

    昨天下午,杭州市城管委一位董姓工作人员介绍,如果某个地段积水太深,且积水能通过排污管道排除,就有可能打开窨井盖排水,但旁边会有明显的警示标志,或者有工作人员在旁边看守。

    为了保证窨井盖打开后的安全,有网友发图并介绍,在浙江奉化的南山路上,一位老伯一直守着没有盖子的下水道口,防止有人掉进去;在浙江台州温岭人民路上,在打开排水的窨井盖边,有两名市政工人看守。

    宁波学校停课2天

    晨报记者昨日从宁波市教育局获悉,受第23号强台风“菲特”影响,城区部分道路和校园积水严重,交通不便,存在安全隐患,经研究后决定,继10月8日停课1天后,宁波海曙区、江东区、江北区、高新区中小学幼儿园10月9日继续停课1天。各在甬高校和其他县(市)区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决定是否停课。

    宁波公交全部免费

“菲特”带来的强降雨使得宁波市区多处积水,交通梗塞,为减轻城区交通压力,宁波市政府决定,从10月8日0点至24点,市民可以免费乘坐市区公交车,宁波绕城高速全线实行免费通行。

    此外,宁波交警表示,在台风“菲特”强降雨期间,汽车确因避开高积水车道而借用非机动车道、公交车等其它专用车道;汽车因熄火而造成的停车、因路段积水变更车道;违反禁止或指示类标志、标线的,不予处罚。

    各地涝情·释疑

    西湖水为何满了?原本就有蓄洪功能

    数日暴雨,使得西湖水满,这也引来众多网友吐槽,大呼“白素贞,别闹了”,更有人疑问“法海去哪了”。然而据记者了解,在扮演著名旅游景区的同时,西湖原本就承担为杭州这座城市蓄洪调洪的一个功能。数据显示,7日一天西湖就喝下330万方洪水,西湖扩容了五分之一。

    据西湖水域管理处办公室主任陈琳介绍,西湖圣塘闸是从7日上午6点40分起开闸放水,西湖水位在开闸之初有了一个下降的过程,预留出一定的库容。但是随着降雨的持续,西湖不仅承接降水,西湖上游以及杭州城市街道的部分积水也漫流到湖里,西湖水位逐步上升。“峰值出现在8日凌晨,环海标高7.65米(警戒水位7.3米),而后有一个回落阶段。”

    对于有些岸堤被淹情况,陈琳解释说,西湖岸堤本身不是在一个水平线上,一些亲水平台、水榭在建造的时候就是浮在水面上的,原来就很接近西湖常水位。“西湖现在发挥蓄洪调洪功能,水位上升,这些平台被淹,等水位回落,还会露出来。”陈琳表示,西湖每小时泄洪量达到6.4万方,管理处对于圣塘闸坚持24小时监管,保证出水口不被堵塞,排水畅通。

    此外,据青年时报报道,为了解除全杭州的积水危机,7日晚上7点,西溪湿地开放园内河道,“接纳”整个杭州道路上的积水。有了西溪湿地强大的泄洪力量,昨天凌晨3点,最严重的茶市街社区,积水已全部退掉;到了中午,城西路面上的积水已基本清除。

    福建为何无人伤亡?基层防洪是关键

    福建是“菲特”登陆地。“菲特”造成福建全省5个设区市19个县、41.56万人受灾,损坏堤防55.01千米,但全省没有发生人员伤亡事故。

    福建省水利厅副厅长丘汀萌说,乡村基层往往是台风、洪涝等灾害“造访”的最前沿,因此构筑起最基层的安全防线成为关键环节。

    据介绍,2007年起,福建在全省范围内推广“预警到乡、预案到村、责任到人”的防灾减灾新机制;2009年分别投资近亿元的“全省应急视频会商指挥系统”和“全省海上渔业安全应急指挥系统”全面投入使用;2012年开始投入2000多万元为全省6万多个自然村配备防汛铜锣,推广简便易行的鸣锣预警方式。福建还努力构筑“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台风防范体系。每次台风来袭,坚持按近海、临海、内陆三个梯次和防风、防潮、防雨、防次生灾害四个方面,对各个阶段工作作出精细部署,使得防抗工作逐渐流程化、标准化、制度化。

    余姚为何遭重创?排涝无法全天进行

    据余姚市市委书记毛宏芳介绍,台风“菲特”带来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余姚最大的一次24小时集中降雨量。

    浙江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值班主任宣伟丽介绍,昨天和前天,降雨中心基本在浙江东部和浙江北部一带,也就是宁波、绍兴、嘉兴、杭州、湖州等地区。这一地区的排涝正好受制于钱塘江口杭州湾潮汐的影响,并不能24小时连续排水,一天中只有在退潮时才能把排涝闸门打开,因此造成内涝严重。

    而和主城区相比,余姚下属的乡镇内涝更为严重,其中最严重的是陆埠镇,整个乡镇的道路已完全被水淹没,多条市区的道路被禁行,成了一座“孤岛”。据余姚市三防办工作人员解释,陆埠镇之所以成为重灾区,一是因为整个陆埠镇农田多,地势相对较低,集中降雨量和姚江高水位让乡镇中心水漫金山;其次,陆埠水库水位迅速上涨,采用自由式溢洪,当水库水位高于最大限额46.19米时,水库便自动溢流。

[作者:杨育才  编辑:禹亚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