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发挥优势 整合资源 推动城乡留守流动儿童健康成长

2014-02-28 19:12:35 来源: 中原网
字号  

孩子们在网上和父母对话

孩子的作品漂亮吗

  近年来,在郑州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郑州市妇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整合社会各方资源,加强对留守流动儿童的教育、管理、关爱和帮扶。在优化留守流动儿童成长环境方面创新思维,创新载体,创出了亮点和特色。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深入调研,准确定位,为开展关爱留守流动儿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近年来,市妇联对全市城乡留守流动儿童进行了广泛关注。从2005年开始连续六年,全市各级妇联开展了对城乡留守流动儿童的专项调研,详细了解他们的学习和生活现状,每年为其建立了分级专项成长档案。从调研中我们发现:随着郑州城市框架拉大,来郑务工人员日益增多,留守流动儿童问题日趋成为城市发展中一个突出问题。义务教育阶段中市区常住人口中小学生入学人数每年净增2000人左右,其中流动儿童数量以每年20%的速度递增。2009年调查数字显示全市城乡留守流动儿童共有14万人,2010年年初统计数字显示已达到 15万多人。通过摸清底数、建立档案,加强了村、校与家长、监护人的联系,使社会、家庭、学校管理一体化、合理化,共同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目前,全市15万留守流动儿童建立了动态管理档案,建档率达100%。

  二、加强领导、成立机构,建立健全关爱长效机制  留守流动儿童工作是一项重要的社会系统工程。工作中,我们充分发挥各方优势,完善政策,规范服务,建立健全关爱的长效机制。

  (一)党委重视、出台政策。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全面了解全市儿童的实际需求,积极向党委政府提出意见建议,推动党委政府出台有利于儿童成长的政策措施,先后出台了《关于在全市实施“留守流动儿童关爱工程”的意见》,《关于加强城乡留守流动儿童工作的意见》等政策,这些政策的出台,进一步完善了郑州市城乡留守流动儿童工作的机制,为做好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工作提供了重要保障。

  (二)强化宣传,优化环境。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时机,通过电台、电视台、报纸、互联网等媒体和平台,面向留守流动儿童大力宣传先进典型;宣传“小手拉小手”结对帮扶的感人事迹;面向家长广泛宣传《未成年人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宣传家庭教育以及关注留守流动儿童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性;向社会各界宣传为留守流动儿童办实事、办好事的公益理念。利用重大节日向全市各界发出了帮扶留守流动儿童倡议书,面向全市广泛招募关爱留守流动儿童的志愿者。每年“六一”节庆活动期间,市四大班子有关领导对留守流动儿童相对集中的学校进行慰问。在全社会营造关注留守流动儿童健康成长的浓厚氛围。

  (三)深化关爱,完善网络。我们结合实际,强化措施,全社会逐步形成覆盖到边、监护到底、关爱到位的监控、服务和组织网络体系,使全市留守流动儿童得到切实的关爱。

  一是建立健全监控网络。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要求各级妇联依托学校和社区,对留守流动儿童进行入户调查,实行动态网络监控,详细掌握辖区内每个留守流动儿童的基本情况,针对隔代监护、单亲监护、同辈监护等监护方式进行分别统计,建立专门档案,定期汇总留守流动儿童变动情况,并重点掌握他们目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二是建立健全组织网络。发挥基层妇联组织的作用,在社区建立留守流动儿童家长学校,使这些家长学校不但成为普及家庭教育知识的中心,而且成为留守流动儿童服务的工作平台。三是建立健全服务网络。建立健全以父母亲属为主体的家庭监护网络、以党政为主体的关注管理网络、以教职员工为主体的学校帮护网络、以群团组织为主体的社会呵护网络和以政法部门为主体的社会法制教育网络。五条服务网络紧密联系,互相配合,齐心协力,为留守流动儿童健康成长营造了良好成长环境。

[作者:  编辑:袁连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