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网讯 3月13日下午,2014年郑州市农业工作会议在嵩山饭店召开。会议传达贯彻中央、省委、郑州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13年全市农业工作,对2014年全市农业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
2013年,郑州市农业工作取得新成效,圆满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粮食生产再获丰收,总产达168.27万吨,超额完成160万吨的目标任务,蔬菜、水果、水产品等主要农产品生产稳定增长,“菜篮子”保障能力持续增强,全市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4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4009元,农业经济和农民收入均保持了持续增长的良好势头。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步伐加快,10大示范区完成投资52.88亿元,特色产业园和特色产业项目完成投资27.89亿元。中牟·国家农业公园等一批示范区形象初显。农业产业化集群快速发展,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总数达到425家,全市农产品加工销售收入达到507亿元,省级农业产业化集群达到11个。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迅速,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总数达到2016家,符合条件的家庭农场471个。农业生态休闲功能得到拓展,全市休闲农园(农庄)达到139家,休闲农业特色村28个,直接带动农民就业3.05万人,年综合收入突破10亿元。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升,把原(杂)粮、干菜(果)、茶叶纳入检测监管,基本实现了市区农产品市场检验检测全覆盖;启动建设郑州市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查处了一批农资违法案件,保障了农业安全生产;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全市认定的无公害生产基地面积达到227万亩,认定“三品一标”总数916个,数量位列全省第一;蔬菜、水果、食用菌、水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合格率位列全国前列。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更加有力,研发引进推广农业新技术30多项,农作物新品种150多个;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8%,高于全省均值3个百分点;全面启动40个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区域中心站建设。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新建高标准农田20万亩,完成新菜田4万亩和设施农业8000亩基础设施建设,新开挖鱼塘5000亩,大力实施土壤有机质提升、测土配方施肥,农业生产条件持续改善。同时,全市农业系统积极开展依靠群众推进工作落实长效机制,深入开展网格化管理工作,促进了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等强农惠农政策和各项农业工作在基层的落实。
2014年,郑州市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抓改革、强投资、调结构、求提升”的要求,以提高粮食自给率、主要农产品自给率和农业对生态的保障力为重点,以深化农村改革为动力,着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着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着力强化农业科技支撑,着力加强农业执法和质量监管,着力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加快发展现代都市农业,巩固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好形势,为郑州都市区建设提供基础支撑。重点做好以下八个方面工作:一是继续抓好“菜篮子”工程建设,提高主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抓好新菜田开发、设施蔬菜基地建设,着力发展蔬菜种苗产业。二是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要创新开发机制,探索土地流转、市场主体、特色产业发展相结合的农业综合开发新模式;要提升建设标准。突出规模化、生态化、景观化,在中牟、新郑、荥阳建设3个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区;要继续抓好高产创建,建设粮食高产万亩示范方14个,千亩方54个。三是全面推进现代都市农业示范工程,大力发展都市生态农业。创新工作推进机制,进一步完善工作推进机制,对“136工程”项目实行动态管理;突出建设重点,重点推进10大示范区核心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都市生态农业发展,编制沿黄都市生态农业发展规划和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都市生态农业发展规划。四是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集群培育工程,提升产业化发展水平。拓展集群发展领域、抓好集群核心企业培育、加强集群生产基地建设。五是大力发展休闲体验农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要扩大规模经营、加强规范提升、培育打造品牌。六是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完成生产环节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平台建设;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强化农业综合执法。七是强化农业科技创新,提升现代农业服务水平。创新农业科研体制机制,提升科技创新和研发能力,加快推进农业信息化。八是积极稳妥推进农业改革,增强发展内生动力。创新农村产权市场交易机制,建立郑州市农村综合产权流转交易中心,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创新农业投融资机制,成立郑州都市农业投资担保公司、现代都市农业发展基金,建立政府支农资金有偿滚动使用机制;创新农业社会化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