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中原网>
注册登录

【文字】60年前的年下和那顿年夜饭

2015-02-03 15:17:07来源:大河网
字号  

  我10岁时曾被寄养在姨妈家,那是在豫南罗山县大别山脚下一个不足10户人家的小村庄。1953年春节,我就是在那里度过的。

  这里的人们过春节是很讲究和很隆重的。一进入腊月,家家都开始准备年货了,年味就越来越重。许多家都有池塘,都养有家鱼,人们砸开了池塘四周的厚冰,一个拉网下去,拉上来许多4、5斤重的大鱼。除了过年留用外,也可以卖点,还可以腌晒成干鱼。有些人家还要杀猪。肉是过年必不可少的,吃不完就卖一些,再晒一些腊肉,与干鱼一起挂在房檐下,这就更增加了丰收、喜庆和节日的气氛。

  家家户户都兑些芝麻,到附近的油坊去磨点香油,再分给各家各户。

  再就是庄上的人们聚集在一起打糍粑,那既是技术活儿,又是出力活儿。大腊月,男人们都累得汗流满面,随着那铿锵的号子声,个个都喜笑颜开。女人们高声地欢笑着,孩子们相互地打闹着,窜来穿去……

  春节前几天,家家都忙着蒸“年下馍”,把鸡鸭鱼肉做成熟食。

  大年三十,一切忙碌都结束了。下午,大表哥把堂屋正面墙上贴了一年的红纸小心地揭掉,又郑重地换上一张崭新的贴上。那上面写着《祖宗照穆神位》。

  神位前面有一个硕大的香炉。大哥把香炉里的细沙子倒进一个小箩里,在桌子上箩了一阵,沙子落下了,箩底剩下了几颗稻谷和麦粒,大哥异常兴奋和激动,因为这预示着来年的丰收和吉祥。

  天渐渐地黑下来了,大表嫂已经把大碗大碗的鱼、肉摆满了一桌。此时,远处已经传来了零星的鞭炮声。不一会儿,本庄上也有人家放炮了。姨妈对大嫂说:“咱也放炮吧!”大嫂高兴地说:“好。”于是大哥把点燃的三柱香恭恭敬敬地插进香炉,对着神位作揖、叩头后,又拿起一卦鞭炮,拉着我在院子里乒乒啪啪地放了起来。

  鞭炮声后,大家欢快地围坐在一起,开始吃起了年饭。

  就在姨妈把一块红烧肉夹给了我,我正在准备送进嘴里的时候,我却把筷子往桌子一放,“哇”的一声大哭了起来。顿时,一家人都被惊呆了。

  我也不知道我为什么会哭?连我自己都觉得没有任何先兆,更没有任何理由。就在一分钟前,我还是那么兴奋不已。

  我哭得很痛很痛。我知道,在这个时候我在一个异姓家族家痛哭,的确是犯了大忌。但是,我实在是无法克制自己。大嫂被我感染了,她也流着眼泪,起身走到我身边,搂着我的头说:“地耕,好兄弟,别哭了,别这样,咱们吃饭……”姨妈含着眼泪,无奈地对大嫂说:“想他妈了。就叫他哭吧,哭出来他会好受些……”

  的确,就是那一刻,我蓦然想起了我身居远方的妈妈……

  我终于抑制住了自己的情感,停止了哭泣。大家又开始吃饭了。好久,饭桌上才恢复了应有的喜庆和欢快的气氛。

  饭后,大家对这顿美餐仍余兴未减,但又没有什么事儿可做,我和其他几个孩子就缠着姨妈要她讲故事,姨妈就兴奋地向我们回忆以往过年的事儿。渐渐地,我伏在姨妈的腿上睡着了……

编辑:李一
联系记者

相关报道

您还可以在这里关注我
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图片频道

什么不爽来吐槽下
新闻娱乐胡辣汤视频图片微中原我新闻心通桥郑州通房产教育汽车名企旅游县市区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