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中原网>
注册登录

【文字】那年春节,我第一次高喊

2015-02-16 11:22:18来源:大河网
字号  

  一

  六十年代末出生在乡下的人,童年过着散养的生活。我就是那年代出生的,在家排行老四。母亲生我那年,文革早已开始,家人情况特殊,难得有人看护。

  在我儿时记忆里,过年的印象大同小异。我记事时,父亲已被从市里的高中遣返回家多年,正接受劳动改造。听说,当时父亲正在讲课,被叫出来后,就稀里糊涂地被打发回家。父亲没做错事,更没做坏事,认为要回家乡学校援教。谁知,回到村里,就被编入被监管的劳动队伍,认定为劳动改造。

  父亲心地善良,是左右方圆出名的文化人。生产队给他的工作就是为田间劳作社员送饭。早上天不亮去熬粥,等各家各户把饭送齐,肩挑起一头是盛饭箩筐,一头是盛着热粥大桶。社员吃饭时,父亲要拔草回来喂生产队牲畜;中午,重复这个流程;晚上,看护庄稼。母亲能顶个整劳力,干活不比男人少。大姐、二姐很小就在田间干活,出力不少,挣工分不多。

  如此背景下,每年寒假,白天只有哥哥和我在家。父母重视我俩学习,假期作业都提前完成,不少小伙伴让我帮着做,开学后老师都给个表扬。

  腊月二十七是村里年集,我跟哥去置办年货。缺钱少物,只能买对联纸、窗户纸和酱油醋,快散集时再磨蹭着喝碗不收钱的羊肉汤,才肯回家。腊月二十九傍晚,生产队放假,家人才筹备过年。

  二

  年年依旧,春节的记忆没有翻新,也想不出能有啥变化。直到1978年腊月二十九那晚上,就是1979年春节期间,才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那天傍晚,父亲挤出时间,写着对联。当时“福”字要用“酉”字替代,听说这个“酉”相当于“有”。母亲和姐姐洗着衣服,我和哥找伙伴玩了。

  哥大我几岁,自然懂事多。他很守规矩,从不给家长惹麻烦,是“胆小听话爱学习”的孩子,但也常遭霸气孩子欺负。每次跟同伴玩,都小心翼翼。

  我却大不一样。或是不喑世事,不晓得父母接受劳动改造的含义,可谓“无知者无畏”。同龄孩子中,我算不上头头,但也位于前三四,惯于跟霸气孩子交友,抵制外来侵害。还有,我学习成绩很好,霸气孩子有时求我帮忙。在学校,班主任对我特好。后来知道那老师是劳动改造对象的家属,同病相怜,对我呵护有加。

  亲弟兄不相同,引得同龄伙伴的哥姐持疑,奇怪我没被挤压;他们的父母对我和哥的态度不同,认为我哥软弱可欺,我桀骜不驯。

  附近小伙伴有四十多个,常在村西大湾边集合。这里空旷,大椿树上挂着大钟,每天社员在此派活出工,傍晚去生产队记工分。小伙伴玩耍常分成两帮,大点的打瓦片,小点的玩老鸹护家。

  我参与玩老鸹护家:一群扮演小鸟飞出去,躲藏起来;另一群除老鸹一人守家,其余的出去抓小鸟。小鸟瞅准老鸹不注意时,就快速飞进家里。如果一半小鸟飞进家,守门的那群就输了,再轮换另一群守窝。

  我们那群首战告捷,刚要轮换,听见我哥的哭声。原来,我哥参与打瓦片,所在的那帮输了,要从中选一人当小丑,被拽耳朵、捏鼻子、扭胳膊、敲打脊梁,来回游走。敲打桥脊梁的高喊 “打金鼓上金桥,问问老爷饶不饶”,获胜那群的头头当老爷,只要他说 “不饶”,就一个劲打下去。因哥哥软弱,首当小丑。那老爷学着他父母欺负人的样子,一个劲摇头说“不饶!”。哥经不起长时间折腾,嚎啕大哭。更可气的是孩子家长边看热闹,边喊:“用劲打坏蛋羔子,就该批斗、该游街,让他跪地!”

编辑:李一
联系记者

相关报道

您还可以在这里关注我
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图片频道

什么不爽来吐槽下
新闻娱乐胡辣汤视频图片微中原我新闻心通桥郑州通房产教育汽车名企旅游县市区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