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中原网>
注册登录

【文字】老家的小桥

2015-03-05 11:15:30来源:大河网
字号  

  老家的前面有一条绕村而过的水渠,渠上有一座记不得年月的小桥,从我记事起它就是那个样子的:小弓形,砖混的,砖是过去的大方砖,混料是灰白色的。小桥的里面就是我们的村庄,当时的村庄没有一家像样的房子,都是灰一色的土墙,茅草房,小桥的外面便是村庄的主要粮田,因有水渠小桥便成了村民们通往外面的最主要通道。

  记得搞土地大深翻那阵子,由于要有东方红拖拉机,在老家我们叫它链轨车频繁地过往小桥进行土地深翻,小桥不堪重负,许多处遭到了毁坏,在老家村民的齐心协力下,用当时的小青砖把小桥进行了修补,并用白灰进行灌浆,使小桥又恢复如初。这个时期庄内也发生了细小变化,有的人家开始盖起了瓦房,还是土墙,有的只是在墙的四角用小青砖,过去叫四角硬,这是条件较好的,大多还是土墙或土坯的,虽然没有几家,但瓦房从此定格在老家的村庄内,成为老家小小变化的见证。

  土地承包联产到户的发展,是老家的村民们开始活跃起来,包括用人力,耕牛,毛馿等耕作用具逐渐被机械化所取代,每天经过小桥出外劳作,做生意的人越来越多,手扶拖拉机,小四轮农用车等不断发展起来,小桥的不足也渐渐地暴露出来,特别是在农忙时节,由于小桥过于窄小,农用机械只能一辆等一辆地过往小桥,这既耽误了时间又制约了村庄的后续发展,因为村庄内也在发生着悄无声息的变化,后来的土墙茅草房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由土墙瓦房变成了砖墙瓦房,有的家庭干脆盖起了红砖平房,这样小桥的作用就显得格外重要,于是在大伙的共同倡议下,加宽加厚小桥,用当时的红砖模仿小桥原来的样式两边各加宽一米,用水泥进行灌浆,使小桥能够并排通过两辆农用机械车等,这时小桥内的村庄红砖平房代替了青一色的瓦房,老家的村民们更加显得精神,都在打算着今后自己的发展方向以及庄内的建设问题。

  村村通公路开始建设后,老家的村民们响应政府的号召,按照县里和镇里的要求以新农村的发展方向严格规划方案和设计,把整个村庄统一布局:以小桥为起点建成南北主要干道,干道两边分别分成三排,老宅基地和新批宅基地以干道为轴,分别在两边三排的方位上找位置。这样就会有部分村民的老宅被规划掉,而重新选址,有些村民当然不干了,就和队干部对着干,后经大家和驻村干部的细致讲解,开导及相关政策的劝服,这些村民慢慢意识到大家伙是对的,政府这样做的结果是为了今后生活更好,村庄近几年的变化他们实实在在地看到,更让他们打心眼里明白:坚定文明新村的建设的好处与整个村庄的整体布局和大家的美好生活是密不可分的。随着老家村民文明意识的不断增强和整个村庄的发展,老家又开始出现了两层小楼,为了使小桥能够继续承担起历史变革的重要使命,通过村庄村民的集体商议决定在小桥上面新铺了一层水泥,水泥路面使通过小桥两边的路也越来越宽广,为了配合新农村的建设,村庄道路两边进行了绿化,重新整治路肩,并修建了排水沟。在水渠外面修建一个垃圾收集池,定时有镇里的垃圾清运车运往垃圾处理场进行处理。文明的老家更加显得和谐,宜居。

  现在,县里要在我们那里建设特色农业和开发旅游观光业,原来的小桥就要被拆除,新建的小桥还在原来的位置,小桥两边必须有护栏,护栏外面要有甬道。小桥中间过车辆,甬道内走行人,并且绕村而过的水渠在村庄的部分,水渠两边也要有护栏。以适应旅游观光业发展的需要。小桥的西南角正在建设一个休闲观光园,园内将集健身,娱乐为一体,目前已投资10万余元,。不久之后这里将是村民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在这里他们锻炼了身体,收获了快乐,舒畅了身心,焕发了生机。随着文明新村的不断发展,老家的村民们在劳作和辛勤之余,不断丰富文化生活,逐步更新观念,树立文明意识,更是新常态。

  老家的小桥是连接外面世界的主要通道,小桥的外面正在修一条旅游观光路,向右是与三公里之外的旅游观光园紧紧相连,向左是通往繁华县城的必经之路,小桥的前面是刚刚建成的百亩特色农业观光长廊,后面就是我们美丽的老家的村庄啦。小桥的每一次变迁都见证着老家村庄的发展,小桥承载着老家发展的记忆,这些记忆诠释着老家由一穷二白到居家富足再到美丽乡村的硬道理,相信随着特色农业和旅游观光业的不断发展,老家将会变得更加美丽。

编辑:李一
联系记者

相关报道

您还可以在这里关注我
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图片频道

什么不爽来吐槽下
新闻娱乐胡辣汤视频图片微中原我新闻心通桥郑州通房产教育汽车名企旅游县市区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