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娘在的时候,兄弟姊妹是一家人;娘不在了,兄弟姊妹就是亲戚。”有娘才有家。看到这儿,便想起了我已去世四年的苦命娘。
回顾的娘的一生,用命运多舛来概括再恰当不过。自23岁因感冒引发的肺炎无钱延误救治后,娘的一生里剩余三分之二的时间里就再没有像正常人一样自由呼吸过。肺炎-气管炎-肺气肿-恶性肿瘤困扰了娘的大半生。但娘从没有怨天怨地,而是撑着病弱的身体,为一家老小的吃穿花销辛苦劳作。就是在离世前一年开始吐血时也没有告诉任何人,而是在家里无人之时悄悄地缝制自己的“送老衣”也称“寿衣”。临终前才告诉家人到时不需要再购买。写到这里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我无法想象母亲在缝制衣服时的心情,难道没有对死亡的恐惧,还是对升入天堂后可以自由呼吸的渴望,我无法得知。
娘是一位心地善良的人。平时看到谁家有难或者乞讨者,娘总是伸出援助之手,尽管她的帮助是杯水车薪,但她乐辞不疲。曾记得玉树地震发生以后,接到母亲的电话,开口就问:我们全家捐款了没有,捐了多少。当我告诉她按照上级的要求捐助的数目时,她的反映出乎我意料:“捐少了,要求以后再有活动时,应该再多一些才对。”
再回忆,娘又是一位小气的人,尤其是对自己及家人,不该花的钱一分也不浪费。因为小时候我家孩子多,而且年龄间隔不大,所以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都有,上学需要的花钱项目很多。对于我家只靠种地为主要收入的情况来说,要应付家里日常所有开支和几个孩子上学所需费用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所以母亲总是在需要花钱时斟酌再三,锱铢必较,就只差一分不能掰成两瓣花,掂量再三,尽量不浪费一分冤枉钱。就是在几个孩子先后走上工作岗位经济条件好转的情况下,娘仍跟以前一样,放着新买的衣服不穿,给的零花钱不舍得花,只穿我们几个淘汰下来的衣服,吃的方面更是能省就省。听到大家的指责,她总是一笑置之:“你们啊,还是年轻,有钱不知柴米贵,以后花钱的地方多着呢?”简直拿她一点办法也没有。
再回忆,娘又是一位极有前瞻眼光之人。当年家庭经济十分困窘的情况下,大字不识一个的娘拿出不舍得给自己看病的钱供养几个女孩子上学。面对亲戚邻居的嘲笑与指责:“养了一群姑娘,早晚都是人家的人,再说村里上下好几代都没有出过一个大学生,还指望闺女光宗耀祖,真是痴心妄想。还不如学聪明点,趁早让孩子辍学,一方面自己少辛苦,另一方面还能帮帮家里减轻经济负担。否则早晚得把自己的身体累垮。”娘一笑了之,也不反驳,拖着有病的身体照样起早贪黑,忙了家里忙地里,乐此不疲,毫无怨言。
再回忆,娘又是一位睿智之人。看待问题的态度异于常人。在与回家的女儿闲聊时,娘总是唠叨:“在工作上,要干好自己的本份;牵涉到钱时,是自己的就要,不是自己的问也别问。外财不富穷命人。你看我和你爹,多么苦难的日子都熬过来了,要知足;为人处事上,别人敬你一尺,你要敬人一丈,那样你的工作生活环境才好……”在母亲朴素的教诲中,我们平安的度过了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面对当下的不正之风,面对发牢骚的女儿,娘会这样劝:“人都有长处,你要把自己的长处跟别人的短处比,那样心里才会平衡,你的才能总有被发现的那一天;别人发财咱不羡慕,不要光看见贼吃肉,看不到贼挨打。”听了母亲的话,我们浮躁的心静了下来。
至如今娘去世已经四年了。但她老人家留给我们的遗产是一笔享用一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通过母亲的一声言行,我深切感受到一位普通农村妇女的觉悟,在我看来远比我这样一位国家公务员的觉悟要高得多,她在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人,远不是一撇一捺那么简单,它,构成了我们这个中华民族的脊梁,昂然屹立在世界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