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中原网>
注册登录

【文字】元宵佳节灯火明

2015-03-11 11:33:24来源:大河网
字号  

  春节,留给我印象最深的,不是除夕夜的那顿喷香的饺子,也不是大年初一那天花花绿绿的压岁钱,而是元宵节母亲亲手制作的一盏盏“年灯”。

  小时候,每到元宵节母亲就会和一盆黍子面,蒸一锅粘窝头,准备做黏灯。窝头蒸熟后晾凉揉匀,放在煤火台上醒着。傍晚时分,母亲忙碌的身影便不再停歇,她把面搓成圆条,如同蒸馒头,然后用细线把面分割成大小相等的几个圆柱,这样黏灯的模子就制成了。在我的印象里,母亲的手特别巧,她能把黏灯捏成不同动物的样子,在我们的要求下,她把全家人的属相全捏了出来,不用说,什么属相的黏灯就意味着这个灯的所属,这也是母亲防止我们姐弟几个因争抢而产生不快的智慧之举。

  母亲忙碌的同时,也给我们姐弟几人分了工:老大去热油,老二去掐灯捻,老三去搓棉絮......一切准备妥当后,我们也学着母亲的样子,在每个黏灯的一端摁出一个小坑,再把灯捻插进去,最后把晾凉的棉籽油,顺着灯捻顶端分别浇到每个黏灯坑里,这样黏灯才算真正做成了。

  夜幕降临后,开始点灯,我们事先在灯捻上放一小块烧纸,再用燃着的蜡烛逐个把黏灯点燃。按照母亲的吩咐,我们在每个神位前放不同数量的黏灯,以示我们虔诚的心。就连房顶、井台、牲畜圈都要放,母亲说:“正月十五点花灯,照到哪里哪里明。”家里的黏灯摆放完,我们就端起自己那盏,走街串巷,挨家挨户去磕头,听老辈人说只要磕够十五家的头,神灵就会庇佑我们一年身体健康。每到一家我们磕完头都会往自己的灯里添“香油”,这样即使奔走一晚上,黏灯也不会熄灭。那一晚我们把能去的人家都去了,磕得头远远超过了十五家,一些嘴馋的小孩子,磕完头就会吃掉自己的黏灯(都是熟面熟油),然后四处游玩,省得回家送灯浪费时间。

  元宵节那天家家户户灯火通明,据说点燃的蜡烛不能人为地吹灭,要等它自己油尽灯枯,放在室外的灯容易被风吹灭,我们会给它们搭建一个临时“简易棚”,确保灯火的“寿命”。那天晚上无论我们走到哪里都会看到一盏盏明灯,它们似乎是在为人们指路。看到这些明灯,出去玩耍的小孩子,就不怕找不到回家的路。

  又是一年元宵节,虽然这个节日为春节化上了句号,但在我的记忆深处,它比春节的起始更让人难忘!

编辑:李一
联系记者

相关报道

您还可以在这里关注我
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图片频道

什么不爽来吐槽下
新闻娱乐胡辣汤视频图片微中原我新闻心通桥郑州通房产教育汽车名企旅游县市区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