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商户希望集体搬迁,避免生意受影响
2013年,郑州市三建公司鞋城外迁,不少商户去了路对面的合盛商贸城。如今,合盛商贸城也被列入2015年郑州市场外迁名单。这个市场和众多商户将何去何从?
玄机:生意还是批发生意营业执照经营范围变成“零售”
位于航海路与京广路交叉口附近的合盛商贸城,也被列入郑州市2015年的市场外迁名单。但在外迁之前,市场发生的一些变化,颇耐人寻味。
昨日,商户杨先生告诉河南商报记者,今年5月底,他和其他商户的工商营业执照上的经营范围统一从“批发”改成了“零售”。
“说是零售,我做的还是批发。”他说他根本不可能做零售,“靠零售,成本都顾不住。”
那为什么把营业执照改为“零售”呢?杨先生猜测,可能是为了应对市场外迁,要想不外迁,就得改做零售。
有趣的是,合盛商贸城也已换了招牌,改为“OTO合盛电商广场”。
在他看来,5月底营业执照上“批发”改为“零售”,6月初,2015年市场外迁名单就发布了,其中关联,耐人寻味。
说话间,他的店里走进一位老客户,要买一批凉鞋。
“如果搞零售,老客户还来批发?”杨先生说,感觉现在压力很大。
回顾:2013年老鞋城外迁不少商户搬到合盛商贸城
因市场外迁,在2013年搬到合盛商贸城的商户,再次面对市场外迁,显得无所适从。
2013年之前,商户王女士一直在合盛商贸城斜对面的市三建公司鞋城做生意。
到2013年,市三建公司鞋城被列入当年的市场外迁名单,而后的6月份,该市场出现搬迁动作,约有超过300间店铺搬迁,来到合盛商贸城。
在合盛商贸城经营了一年多时间,王女士每年在房租上的花费就达到10万元。
“还要外迁的话,我们在附近的仓库也要跟着动。”她说,仓库的面积比商铺大得多,有几百平方米,搬一次难度大,损失也大。
王女士说:“还不清楚这里的外迁究竟会怎么做。”
昨日,河南商报记者来到合盛商贸城的市场管理方——郑州合聚商贸有限公司的办公室。对于这里的外迁计划,一郭姓负责人说,6月15日之后,再向外宣布。
二七区市场外迁办相关人士则介绍,上了外迁名单的市场必须按市里要求执行。而之前,郑州市市场发展局相关负责人也说过,今年上了名单的市场都要外迁。
声音:商户担忧分散搬迁导致生意受影响
“要搬也可以,但最好是整体搬迁,避免商户分散。如果搬走70%,剩余30%,就不行,生意都受影响。”采访中,不少商户这样看待市场外迁。
有些商户还注意到,今年搬迁的金海粮油交易中心的商户分散到了多个市场,而在商户之间传递的主流信息是“商户分散导致生意下滑”。
有商户说,京广路沿线的鞋城(路华大厦)、国际鞋城、现代童鞋城以及南三环附近的中陆广场均在2015年批发市场外迁名单之列。
“如果能连带着国际鞋城、中陆广场等几个鞋城一起搬就好了,这样不会影响整个郑州市鞋业的生意。”合盛商贸城商户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