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要 闻|即 时|郑 州|河 南|心通桥|郑州通|网格郑州|微中原|图中原|旅 游|娱 乐|社 会|教 育|房 产|汽 车
2013全国两会 > 媒体关注

专家:国务院27个组成部门将减至23、24个左右

来源:新华网 日期:2013-03-01

    多个“悬念”欲解

    二中全会公报释出了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的原则性思路,但具体如何操作,诸如“大部门制改革走向何方”、“哪些机构会被调整”、“会否成立‘国家改革委员会’”等人们关注的一些悬念,都要等到3月初方案提请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时才能揭晓。

    破冰于2008年的“大部门制”改革受到各方瞩目,当年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后,国务院组成部门从28个减至27个,“大工业”“大交通”等“大部制”设想初步实现。

    去年党的十八大提出,要“稳步推进大部门制改革,健全部门职责体系”,显示了中央对深化行政体制改革、优化政府组织结构的决心。

    国家行政学院科研部主任许耀桐说,从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原则看,此次国务院进行大规模政府部门撤并的可能性不大。

    “此次改革应属微调,我估计将涉及3至4个部门,从而将国务院组成部门从27个减至23、24个左右,”许耀桐说,“大部制不能操之过急,不能指望一步到位”。

    “物理整合”易,“化学整合”难

    有媒体报道,新一轮“大部门制”改革将强化食品安全监管、民政等部门职能,整合完善铁路运输等重要领域的管理体制。

    至于呼声很高的“大文化”改革,许耀桐认为也有合理性。目前,很多地方政府都已经成立“文广新局”,合并了原先的文化、新闻出版、广电部门。

    “地方再次走在了前面,地方先行试水的经验十分可贵。”他说。

    针对热议的将铁道部并入交通部的“大交通”方案,有专家表示,目前铁道部身兼规划投资、行业监管和企业运营等多重角色,需要同步完成政企分离。

    从中央到地方进行的大部门制改革实践表明,机构层面的“物理整合”相对容易,而职能转变到位的“化学整合”困难得多。

    中国机构编制管理研究会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于宁曾表示,目前政府经济职能转变还不到位,社会职能转变刚刚起步,一些部门仍旧习惯以传统手段管理经济社会,导致定位不准、越位、缺位。“这些问题都有待新一轮大部制改革解决。”他说。(完)

  

编辑:刘丽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