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中国梦’,必须抓住机遇,直面挑战”
两会开启时刻,今年以来多地发生的严重雾霾以及会前袭击京城的沙尘天气,让不少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认识到:虽然距离“中国梦”从未如此之近,虽然仍处在重要战略机遇期,但中国改革发展的任务仍然繁重而艰巨。2013年,将是机遇和挑战并存、风险与困难较多的一年。
这任务,来自人民群众的更高期待--
连任全国人大代表的农民工朱雪芹说,国家对于农民工的政策必须适应新生代农民工的新特点和新需求。
“过去他们出门打工就拎个蛇皮袋,找工作时只求包吃包住;现在许多人出来都拖着拉杆箱,更加注重体面就业和社会保障。”过去5年曾提出1份议案和14份建议的朱雪芹说。
这任务,来自经济发展的亟待转型--
上世纪90年代,中国就提出经济增长方式要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要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10多年前提出的目标,到现在还远未实现。”全国政协委员、中南大学校长张尧学说,实现“中国梦”,转型是关键,人才也是关键,必须加快经济转型步伐,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这任务,来自制约经济社会发展体制机制难题的破解--
“一些地方和政府部门对民营经济和民间资本有意无意的歧视和限制,使土生土长的民营企业总是低人一等。”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均瑶集团董事长王均金认为,应该深化改革,让民营企业享受到更加公平的发展条件。
这任务,来自资源环境约束的日益凸显--
“我们的资源环境‘瓶颈’正越收越窄,老百姓不会再答应‘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发展模式,片面追求GDP的政绩观和考核体系都必须调整!”全国人大代表、广东惠州市委书记陈奕威说,正是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使惠州成为环保部不久前公布的十个空气质量最好的城市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