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蒙牛:做正能量的精益化公益

2013-07-26 16:41:32 来源: 南方周末
字号  

宋浪超老师义务“走教”三载,用青春点亮上村孩子的希望

 

最美教师在乡村

在解放前,中国的乡村教育,多由地方富裕士绅出资赞助。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开始为乡村教育买单。但几十年下来,城市对乡村教育资源的“倒吸”,造成“城挤、乡弱、村空”的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现状,导致了乡村教育的落后及沦陷。

近年来,为了缩小校际差异,各地推行教师、校长轮岗交流,重点促进老师从名校流向弱校。但在现实中,乡村学校的好老师大多千方百计调动到名校。

这就让那些坚守在乡村教育岗位上的教师们,显得格外的“美丽”。而这些人,正是“寻找最美乡村教师”的重点发掘对象。

作为“寻找最美乡村教师”公益活动的赞助方,蒙牛深度参与其中,组织“寻找最美”小分队深入全国的各个县区进行候选人搜集,“励志、阳光、快乐”等精神层面的因素,成为重要的遴选标准。

500多位记者、数万名蒙牛乳业员工及蒙牛的经销商、供应商等,共同组成志愿者分队,在全国20多个省市搜寻。志愿队走遍400多个乡村,寻访400多个乡村学校,行程共计15万公里,共寻访到300多位乡村教师,并向主办方推荐19位最美的乡村教师人选。

这些候选教师中,有的是把自己的青春献给了智障的孩子们。

例如,从事了20年特殊教育的浙江省衢州市龙游县志棠村培智学校特岗老师王渭仙。

她原本可以离开智障孩子回到城镇,却毅然决定留在山区守护折翼天使;在别人眼中,这群孩子甚至没有接受教育的必要,她却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孩子;20年,150名智障孩子,她的日记本里记录着他们的点滴变化;没有合适的教材,她自己摸索着方法实施差异化教学。

有的则是放弃大学辅导员工作,去山村教学的“80后”。她叫宋浪超,是河南省方城县杨楼乡第二初级中学,她热爱教育事业,不慕都市的繁华,甘愿为农村教育奉献青春,从都市到乡村,教授多个学科,身兼数职,义务“走教”三载,用青春点亮山村孩子的希望。

还有的是农民出身的代课老师,差不多整个乡村40岁以下的村民都曾经是他的学生。1978年,正参加大修梯田劳动的魏其裕,因为能文会算,被推荐去当老师。这三尺讲台,他一站就是35年。他用并不标准的普通话纠正着学生们的读音,还引导学生想象山外面的世界,其实魏老师最远去过的城市只是80公里外的省城兰州。

还有一些是一身正能量的“独臂老师”和“摆渡老师”。

[作者:  编辑:徐珂]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