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片发黄了的树叶随着瑟瑟的秋风飘下,似淘气的孩子撒下纸片,摇摇愰愰地去寻找自己的归宿。11月16日,在位于唐河县南郊的正昌儿童福利学校里,中原网记者见到了马乐——放弃在澳洲百万年薪的工作,回到家乡继承父亲遗愿,帮父亲继续照顾180多名孤儿的南阳小伙儿。 | |
“父亲留下的181名孤儿,我一定要照顾好!” | “我之所以辞去澳大利亚的高薪工作,就是要遵从父亲的遗愿,将他的慈善事业进行到底,让孤儿们永远不孤单!”在秋意瑟瑟的操场上,30岁出头的马乐接受了记者采访,并真诚地坦露了回家乡子承父志时的心路历程。 |
马乐说,在他的心目中,父亲马守政一直就是一位有闯劲儿的人,一个有爱心的人,一个乐于助人的企业家。 “1980年7月,24岁的父亲接了爷爷的班,走上了教书育人之路。而后从校长到乡政府企业办副主任,再从乡政府下海建面粉厂,安排数十名下岗工人,并带富了一方群众。” 马乐说,得益于国家扶持发展民办教育的政策,2003年,父亲马守政投资1000多万元,创办了谢岗实验学校。为了让贫困家庭的孩子也能享受优质教育,学校先后对140多名学生减免费用30余万元。 2010年11月,唐河县正昌儿童福利学校成立。10年来,学校累计免费收养孤儿198人,除去逐年毕业的,如今学校里还有181名孤儿。 | |
马乐今年33岁,从高中毕业后,便一直在外地求学、工作,之后又移民澳大利亚,并在澳大利亚有一份高薪的工作。他的妻子则在墨尔本一家医院做护士,一家人的日子过得相当富足。 提起已去世的父亲,马乐的眼圈有些发红,他说,今年5月,父亲突感肚疼,由于忙于工作只是随便买些药吃硬撑着,病情一直没有好转。 “7月20日凌晨,我接到了父亲的一个短信,短信上有父亲的病情。我的太太做护士,一看病情就知道父亲危重,一周后,我赶到北京的医院,见到了病床上的父亲。” 马乐说,到了北京之后,经诊断父亲患的是胰腺癌晚期,然而在北京治疗了不到两周时间,便又匆匆回到了南阳。 马乐说,“临走时父亲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学校里那一群没有父母的孩子。他一直念叨着,以后要是没人管他们了,那可怎么办?” 父亲一遍遍地向马乐交代每个孩子的情况,哪些孩子快生日了,哪些孩子要做身体检查了,还有哪些孩子得按时吃药…… “父亲没有明确说出来让我回来,但父亲的意思很明显,是想让我放弃澳大利亚的事情,回家乡来接手他的学校,还有他一直牵挂的180多个孤儿。” 马乐说,一想到父亲为这群孩子的付出,看着父亲充满期盼的眼神,已经定居澳大利亚的马乐决定和妻子一起回国,继承父亲的遗志,不能让这181个孩子失望。 9月12日,马守政因病去世。在办完父亲的葬礼后,马乐立刻投入学校的工作当中,全权负责181名孤儿的学习和生活。 | |
“父亲病重期间,有一次我开父亲的车回学校,发现有十几个孩子追着车跑。我以为这些孩子认识我,后来才知道,他们认识父亲的车,以为父亲回来了,追着车想跟父亲说话。从这件事上,我感受到了孤儿们与父亲的那种感情。” 马乐告诉记者,接手父亲的工作后,他才真正明白父亲这么多年的责任与压力。 “救助孤儿,一方面靠政府的补助,一方面靠学校的盈利资金。父亲在世的时候,心思全部用在了孤儿身上,常常打电话说缺钱,先后给他汇了一百多万元,原本想着可以让他颐养天年,没想到他全部用在了学校建设和孤儿教育上。” | |
马乐给记者估算了一下,一名孤儿一年的教育和生活费用按6000元计算,181名就是百万元。此外,还有其他问题,诸如向民办学校分配公办教师,希望能多给学校一些名额;校园面积较小,希望解决一下用地问题;目前资金压力较大,希望增加孤儿供养标准等问题…… 如今已辞去工作的马乐无其他收入来源,无奈之下,只能频频地往返于北京、郑州、唐河间,一方面为患病孤儿联络医院,一方面向相关慈善协会为181名孤儿申请爱心援助。 在马乐的面前这些亟待解决,他也希望能得到上级部门的关注。 马乐说,“救助孤儿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父亲生前做了很多工作,积极倡导社会开展各种活动,并联合众多慈善机构共同关爱孤儿,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虽然路很漫长,但今后我会依然继续这些工作,让更多的人关注孤儿,让更多的孤儿受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