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禁养区规模养殖场全部关停涉牧民生实事顺利完成

2018-01-08 17:48:25来源:中原网

  郑州市畜牧产业生态化迈出关键步伐

  中原网讯  2017年以来,郑州市畜牧局按照省、市关于落实“十件重点民生实事”的精神,把禁养区规模养殖场关停、适养区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套建设作为全市畜牧系统2017年的政治任务、中心工作,强化领导、精心谋划、克难攻坚、强力推进,圆满完成了涉牧民生实事各项目标任务。截至目前,全市禁养区内的212个规模畜禽养殖场,已全部完成关停清养工作;295个规模养殖场,214个建立了规范的粪污处理配套设施,设施配套合格率达到72.5%,超额完成了省定目标工作任务。

  一、强化领导定责任。

  围绕民生实事推进,市、县两级政府分别成立了由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为统领的领导小组,全面指导协调禁养区关停工作,定期听取关停工作进展,帮助解决工作中的困难与问题。市畜牧局作为牵头部门,组建了以蔡仲友局长为组长的民生实事攻坚领导小组,建立推进机制,落实具体措施。市县两级畜牧部门、县乡两级政府分别签订工作责任书,养殖场作为关停主体签订了关停承诺书,市畜牧局还建立了班子成员分包县(市)区、各处(室)负责人分片包干的督导督查责任制,做到了目标明确、任务量化、责任压实。

  二、科学划定禁养区。

  在禁养区划定的谋划与布局中,坚持突出依法划定,严格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水环境质量达标要求划定禁养区、限养区划定禁养限养区;坚持突出碧水蓝天工程以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水生态功能区、重要河流为重点,既立足生态环保新要求,又兼顾生产发展;坚持突出优化畜禽养殖产业布局,综合考虑环境承载能力,以环境定容量,以容量定区域。目前全市15个县(市)区已全部划定了辖区内畜禽养殖的禁养区和限养区,6个建成区除上街区外全部施行了全区域禁养,4个开发区除港区外也都施行了全区域禁养。同时在反复调查、界定、甄别,并经县、乡两级政府公示的基础上,最后确定了禁养区内共需关停的规模养殖场212家。

  三、建立机制促关停。

  一是出台关停方案。按照目标、标准时间三统一的基本原则,引导各县(市)区一县一策,一区一策,制定科学性、可操作性强的关停搬迁方案,同时建立工作台账明确施工图、时间表。二是建立进度周报制和督导通报制。5个督查组在市畜牧局分包班子成员带领下,采取明察暗访的形式,对各县(市)区开展专项督导。一周一通报,一月一督察,掌握工作进度,表扬先进激励落后,传压力、赶进度。三是建立问题会商制度。市畜牧局、市环保局、市财政局、市发改委等多部门协调联动,定期问题协商,及时解决在关停标准、三方评估、处理技术、资金落实等方面的困难与问题,形成了工作合力。四是建立宣传发动机制。通过多种信息传播媒介解读好政策,说透法律,做到依法依规关停,平稳关停。全市发放禁养区关停法律等宣传资料1500多份,发放防污治污技术资料2600多份,发放提示卡、告知书700多份,在各种媒体上刊登信息26期。

    四、强力整治配设施。

  在对禁养区规模场强力关停的同时对全市非禁养区内规模畜禽养殖场开展了专项集中整治活动。一是围绕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大力开展技术培训。全年配合关停和规模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套建设开展各种形式培训达到20多次参训人员达到2200多人次。二是围绕标准化养殖积极开展示范创建工作。培育省以上示范企业先进典型36个,以点带面,推进畜牧业生产方式和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和转型升级。三是围绕发展生态畜牧业加快养殖场升级改造。今年先后实施项目31个总投资2124万元,使全市标准化生产水平不断提高。目前全市295个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套达标的有214个,合格率达到72.5%,超出省定目标7个百分点。

     五、资金支持保进度。

 

  关停快慢,资金是关键。为确保禁养区关停工作的顺利进行,我市在资金保障上给予了大力支持。一是积极申请市财政专项工作经费80万元,切实解决各县(市)区禁养区关停整治工作的实际困难。二是主动做好补偿资金落实工作,下发了关于申报禁养区畜禽规模养殖场(小区)关闭搬迁所需财政补偿资金的通知,督促各县(市)区加快落实补偿资金。据初步统计,全市共需补偿资金约4.5亿元,其中市级承担1.5亿元,县级承担3亿元。三是积极沟通落实省级奖补资金。经过与省畜牧局多次沟通,已落实省政府对我市关停搬迁工作奖补资金524万元,目前正在向县(市、区)分解下拨中,有力支持了我市禁养区规模养殖场关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