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问题导向 加强风险管控郑州大宗食品抽检工作常态化

2015-05-20 00:00:00来源:郑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摘自中国医药报2015519日头版头条)本报河南讯  记者龚翔报道  近日,郑州市委、市政府决定将2015年大宗食品抽检经费2000万元列入财政预算,这意味着大宗食品的抽检成为郑州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常态化项目。

据悉,自2012年起,郑州市连续3年将大宗食品抽检工作纳入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十大实事项目。2012~2014年分别投入1000万元、1800万元和2000万元。对抽检中发现的不合格食品,郑州市食品安全办公室协调各监管部门依法查处,组织开展对问题较为集中的品种、项目和分布区域专项治理行动。同时,通过深入分析大宗食品质量安全报告,为食品安全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

为做好大宗食品抽检工作,郑州市制定了《郑州市大宗食品抽检工作方案》,将米、面、油、肉、奶、蛋、豆制品、水产品、酒及饮料等大宗食品纳入风险监测范围,检测项目以常规检测项目为基础,以非法添加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致病性微生物、重金属以及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的安全性指标为主。抽检区域为郑州市行政区域,采样点的设置以食品流通环节为主,占70%左右,同时涵盖种植养殖、生产加工和餐饮服务环节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为确保检验数据的公平公正,郑州市政府采购中心面向社会进行公开招标检验检测机构,选定8家检测机构承担大宗食品抽检工作,由中标检验检测机构组织专人以消费者身份在流通环节购买样品,检测机构独立开展实验室检测,确保了检测结果客观公正。2012~2014年,郑州市累计抽检米、面、油、肉、蛋、乳、酒类及饮料等11大类100余个品种4.8万批次大宗食品开展抽检,获取了42万项次数据,发现不合格产品2093批次。

郑州市大宗食品抽检以15天为一个周期,每个周期均编制质量安全报告,由郑州市食安办以专报形式向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汇报,并对各类大宗食品的检测合格率和存在的危害因素进行分析。根据质量安全报告,郑州市先后开展肉及肉制品专项治理行动、食品市场整治夏日行动、农村食品市场四打击四规范、 桶装饮用水专项整治工作等专项行动,并与公安部门联合开展打击食品犯罪,保卫餐桌安全行动,依法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切实解决食品安全突出问题,大宗食品抽检合格率从2012年的91.50%提高至2014年的97.75%,食品安全保障水平逐年提高。

郑州市政府食安办主任、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局长周铭介绍,为进一步推进大宗食品抽检工作,郑州市政府食品安全办公室、食品药品监管局将联合郑州报业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