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以食品安全县创建为抓手 引领提升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2016-09-21 15:08:11来源:
2015年4月,经河南省人民政府食品安全委员会扩大会议审议通过,河南省正式启动食品安全县(市、区)创建试点工作。
作为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确定的食品安全县创建试点省份,河南省以示范创建为抓手,着力实现食品安全整体水平、食品安全治理能力、食品产业健康发展水平和群众食品安全满意度“四个明显提升”。
一年多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政府食品安全委员会的统一安排部署下,在相关部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河南的食品安全县创建工作立足省情,探索实践,示范引领,扎实推进,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得到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领导的肯定。
 
【获批试点,周密谋划部署】
近年来,河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将食品安全工作纳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布局。2013年8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河南省人民政府签订《共建食品药品安全保障体系合作协议》,河南省作为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确定的全国食品安全县创建试点省份,将创建试点工作纳入了《河南省食品药品安全保障体系建设规划(2014-2016年)》,将食品安全县创建作为保障体系建设的重点工作。河南省还开展了食品安全县创建活动,积极探索创新,为全国其他地区开展此项活动积累经验。
河南省政府食品安全办经过酝酿推荐、实地调研、座谈讨论,选定了安阳市汤阴县、漯河市临颍县、巩义市、郑州市郑东新区、鹤壁市淇滨区5个县(市、区)作为创建试点。
 
【开展创建,践行“四个最严”】
汤阴县等5个县(市、区)作为第一批省级试点,主动作为,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积极探索创新,创建工作达到了预期效果,有效提升了当地的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一是政府主导,高位推动。各试点县(市、区)政府高度重视创建工作,将创建工作作为政府履行食品安全属地责任的重要抓手,明确创建工作为县(市、区)长主抓的“一把手”工程,成立了高规格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下设专职工作机构,为创建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是多方联动,凝聚合力。各试点县(市、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广泛吸收编制、财政等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参与,调度各方力量和资源,强化协调联动,形成齐抓共管合力。
三是探索创新,亮点纷呈。各试点县(市、区)坚持问题导向,发扬首创精神,积极培育“亮点”,大胆探索符合实际、富有实效的监管模式和制度机制,提高监管效能。
四是加大投入,夯实基础。各试点县(市、区)围绕创建工作目标,落实专项经费,筹措配套资金,推进项目建设,为创建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五是宣传引导,促进共治。各试点县(市、区)坚持“社会认可、群众满意”的评判标准,积极宣传政府强化食品安全工作举措,开展食品安全科普宣教活动,加强食品安全风险交流,增强社会公众认知能力,增进社会公众对监管部门的理解信任。
河南省食品安全县(市、区)创建试点工作启动以来,省政府食品安全办充分发挥综合协调作用,积极探索路子,适时总结经验,为在全省推广食品安全县创建活动打牢了坚实基础、提供了有力支撑。
 
【严格程序,全面考核验收】
据了解,下一步省政府食品安全办将组织对第一批创建试点县(市、区)创建工作考核验收。为切实做好省级食品安全县(市、区)创建考核验收工作,全面、客观、公正评价各县(市、区)创建工作成效,2016年7月,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省政府食品安全办印发了《河南省食品安全县(市、区)创建考核验收评分细则(试行)》。河南省政府食品安全办将本着打造精品的态度,按照“成熟一个、验收一个、通过一个、命名一个”的原则,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始终把出发点与落脚点放在社会认可、群众满意上,真正发挥示范创建的引领带动作用,切实提升食品安全治理能力。 
食品安全县创建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从一年多的创建实践来看,创建地区群众食品安全满意度在提升,食品安全保障能力在提升,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水平在提升,食品安全县创建活动已逐步成为政府落实属地责任的“总抓手”,成为提升监管水平的“推进器”,成为破解监管难题的“试验田”。
河南省政府食品安全办将进一步完善创建机制,积极总结创建试点经验,结合当前开展的国家食品安全城市创建行动,以点带面、分类指导、统筹推进食品安全县创建活动,充分调动各方力量与资源,推动构建政府牵头抓总、监管部门各负其责、企业诚信生产经营、社会各界积极参与、食品产业健康发展的社会协同治理新局面,不断提升全省食品安全治理能力和保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