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10月1日全面执行新的《食品生产许可审查通则》
河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深化食品生产经营许可审批改革,着力把食品生产经营许可变成服务食品企业的平台和窗口,助推食品产业发展。9月29日上午,河南省政府新闻办举行2016年全省食品生产经营许可情况新闻发布会,河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余兴台发布2016年全省食品生产经营许可情况,并介绍了该局10月1日起全面执行《食品生产许可审查通则》相关情况。
为配套《食品安全法》的实施,进一步规范食品生产经营秩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及时修订了《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制定了《食品经营许可管理办法》,今年又修订了《食品生产许可审查通则》。其中,《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和《食品经营许可管理办法》已于去年10月1日与新《食品安全法》同步实施。
新《食品安全法》和食品生产经营许可相关法规颁布实施以来,河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简政放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要求,不断完善制度规范、改进工作机制、创新工作方式,全面推行行政审批标准化管理,研究制定了涵盖基础标准、质量和管理标准、岗位标准等方面的65个食品药品行政审批标准文本,初步规范了行政审批工作的基本程序和工作标准。同时,严把食品企业人口关,围绕“简化手续、优化程序、明确责任、即时办结”。按照“一门进、一门出、一站式办公、一张网申报、一条龙服务”的行政审批模式,认真做好食品生产经营许可工作,努力把食品生产经营许可变成服务食品企业的平台和窗口,实现了食品生产经营许可工作的平稳过渡,有力保障了河南省食品产业的健康发展。
河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余兴台介绍,“河南省自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启用新版《食品生产许可证》,《办法》实施后,为了能既尽快全面实施新的生产许可制度,又尽量避免生产者包装材料和食品标签浪费,给予了延续换证生产者最长不超过三年过渡期,即2018年10月1日及以后生产的食品,一律不得继续使用原包装和标签以及“QS”标志。“《办法》实施后,河南省严格执行《办法》,严格许可条件,严格申证程序,保证许可质量。截至目前,河南省共为2296家食品生产企业发放了新版SC食品生产许可证书。其中,食品生产企业2249家,食品添加剂企业43家,保健食品企业4家。期间,共为430家企业过渡期获得QS证书换发了SC证书。截至目前,全省共为180493家企业发放了新版食品经营许可证书。其中,食品流通单位98322家、餐饮服务经营单位75801家、单位食堂6379家。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全省食品生产获证企业和食品经营单位持证率呈上升态势。
根据新《通则》要求,河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审查工作程序、工作规范及办事指南、作业指导书以及有关文书进行全面梳理、修改、完善和优化,于10月1日起与新《通则》配套实施,保证每个环节的工作与新《通则》的要求完全一致,真正做到有效衔接、优质服务。简化审批程序,对当场或当日办结的事项试行“先证后批”流程;对5日内办结的即办事项,实行“一审一核”简易程序,降低行政相对人的时间和经济成本;推行网格化审查,将全省18个省辖市和10个省直管县,划分为5个片区,分片包干,责任到人,提高审批效率。做好信息公开,利用省局官方网站和省局行政审批平台将行政审批事项的设定依据、申请条件、申请材料、基本流程、审批时限、办理结果、监督方式等信息公示,实现阳光审批。
针对下一步食品生产经营许可工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行政审批办主任关怀提出,本着“放管结合、方便企业、从严监管”原则,河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进一步完善机制、优化程序、服务企业,明确便民利企措施“十公开”(即:公开审批项目与权限;公开审批程序;公开审批条件;公开办理时限;公开审批流程;公开现场核查情形;公开食品审查员名单;公开受理方式;公开咨询途径;公开投诉与行政复议渠道),加快推进食品生产经营许可“放、管、服”改革工作落实到位,推进食品生产许可事项分期分批下放,加强对食品生产许可的监督检查,进一步优化工作流程,服务企业发展。